請使用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
康斯坦丁·布朗庫西(Constantin Brancusi),羅馬尼亞雕塑家、畫家和攝影師,是20世紀最早的前衛(wèi)藝術家之一,也是現(xiàn)代主義運動的真正先驅,被稱作現(xiàn)代雕塑的鼻祖。
布朗庫西使用抽象形式來表現(xiàn)自然概念,引領了 1960 年代及以后的極簡主義藝術之路。布朗庫西直接使用材料,開創(chuàng)了直接雕刻技術,而不是采用石膏或粘土模型等來制作。他富有遠見的雕塑經(jīng)常體現(xiàn)其主題的理想和原型表現(xiàn),標題簡潔看似簡單,但其簡化的形式旨在揭示隱藏的真相。
康斯坦丁·布朗庫西1876年出生于羅馬尼亞的一個貧窮的農(nóng)民家庭。從七歲起,布朗庫西就放牧家里的羊群。他對母親的欽佩,對經(jīng)常毆打他的父親的恐懼,對欺負他的兄弟的仇恨,以及對他可憐的朋友的同情,在之后都進入了布朗庫西的作品中,極大地影響了他的生活。
17歲時,布朗庫西在一家小酒館工作,當時他和老板打賭,聲稱他可以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制作一把小提琴。這個過程相當復雜,但兩周后,布朗庫西自己就演奏了自己制作的小提琴。一位實業(yè)家對布朗庫西的雕刻天賦印象深刻,幫助他進入克拉約瓦工藝美術學院學習,在那里他追求對木工的熱愛,并于 1898 年以優(yōu)異成績畢業(yè),然后繼續(xù)在布加勒斯特美術學院學習。他在布加勒斯特美術學院接受了雕塑方面的學術培訓。他努力工作,并很快脫穎而出。在他的解剖學老師迪米特里·格羅塔(Dimitrie Gerota)的指導下,他現(xiàn)存最早的作品之一是精心渲染的écorché(一個男人的雕像,去除皮膚以露出下面的肌肉),于1903年在羅馬尼亞雅典娜神廟展出。雖然只是一項解剖學研究,但它預示了雕塑家后來揭示本質而不僅僅是復制外表的能力。